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

《Epistemic Cultures》 Chapter 1

Epistemic Cultures Karin Knorr-Cetina

Chapter 1 Introduction

第一章總共有六小節,但是大概可以分成兩個部份,前一部分是這本書的學術背景和主要概念討論,後一部分則跟這本書的研究相關,包括田野對象和一些方法論上的問題。

文章一開始將這本書定位於西方當代「知識社會」(knowledge society),而這個知識社會主要由專業程序(expert process)和「專家系統」(expert system)來支撐。但是我們對於專家系統運作的理解還有很多空白,(P.1)因此Knorr-Cetina在這本書主要關注兩個問題:第一,our present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mporary machineries of knowing, of their depth, and particularly of their diversity;第二,the transition of contemporary societies to knowledge societies, of which epistemic cultures are a structural feature。簡單說,一方面是當代社會知識生產的機制及其多樣性;另一方面則是當代社會轉變到知識社會的這個過程,她認為在這個過程中”epistemic cultures”是一個結構性的特徵,這也是這本書的研究對象。(P.2)

接下來Knorr-Cetina從文化的基本意涵著手,要闡明所謂的”epistemic culture”是什麼。她指出,文化是人類生活演化過程中不變的特徵(feature)。文化會不斷分化,當一群人關注內在參照系統多於外在,就形成另一個文化,因此,科學和專家系統也是文化分化過程中的產物。Knorr-Cetina用知識相關文化(knowledge-related cultures)指涉這種分化出來的文化。

重要的是,她指出這種知識相關文化和過去常用的學科(discipline)、科學專業(scientific specialty)的差別。Those concepts(discipline, scientific specialty) proved less felicitous in capturing the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of knowing that are not codified in textbooks but do inform expert practice(P.2)她用knowledge-in-action來指這種知識關聯文化。

接著,Knorr指出過去許多STS研究討論知識如何在科學中生產出來,但是她想討論的是「知識創造的方法」(the machineries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)如何創造出來。進一步,她認為透過這個研究,可以發現當前科學的分裂,與”epistemic culture”的多樣性。(P.3)

順著她的研究目標,她提到她的研究就是兩種不同科學的比較,高能物理和分子生物學。(P.4)

第二小節開始,Knorr將專家系統和”epistemic culture”放進更大的議題──現代性的一個轉變,轉向一種和知識系統與程序緊密相連的新制度形式。(P.5)

她回顧許多相關論點,包括
Dainel BellGiddensJonh urry & Scott Lash等。這些人提出諸如”technological society” (Peter Berger)”information society” (Lyotard, J.R.Beniger)”knowledge society” (Daniel Bell, Drucker, Stehr)”risk society” or “experimental society” (Beck)(P.5,6)

但是
Knorr引用Dennett”design strategy”這個概念,指出這些思想家指關心知識的結果和影響,沒有討論這些知識如何產生。A knowledge society is not simply a society of more experts, more technological gadgets, more specialist interpretations. It is a society permeated with knowledge cultures, the whole set of structures and mechanisms that serve knowledge and unfold with its articulation.(P.7)

接下來,她更明確帶出”practice”的重要性。她認為傳統對於知識社會的定義都將知識視為一種科學信念的陳述、科技應用或者學術資產(intellectual property)。但是她採取不同的定義。The definition I advocate switches the emphasis to knowledge as practicedwithin structures, processes, and environments that make up specific epistemic settings.(P.8)

於是下一小節,Knorr自然必須更進一步處理”practice”culture的關係。這主要分成兩個面向。第一個面向來自許多STS中關於當代科學產生的研究,例如實驗室的研究,從這個面向出發,文化和”practice”的關係是:culture … refers to the aggregate patterns and dynamics that are on display in expert practice and that vary in different settings of expertise。在這裡,”practice”指的主要就是製造知識的行為(acts of making knowledge),是被放在一個行動理論的框架之中。(P.8,9)而文化就是這些”practice”組成的製造知識的方法。

但是另一方面,文化的其他三種相關意涵,讓Knorr所指的”practice”意涵更為豐富。第一,文化暗示了在”practice”的一致性(uniformities)中的破裂。第二,文化有時候代表一種正發生事物的豐富性,也就是一件事的許多層次。第三,在最近的研究中,被認為有象徵─表達(symbolic-expressive)的面向。也就是說,不能將象徵的面向排除在”practice”之外,在這本書中,這會是一個重要面向。(P.10,11)

在接下來的三個小節中,除了介紹這本書各個章節的內容、介紹兩個實驗室的背景、介紹她的田野進行方式(這是有趣的一部分)(P.19-23)外,比較重要的有兩個部份。

第一,她提到在兩個不同”epistemic culture”的實驗室中研究,可以將看不見的視覺化(to “visibilize” the invisible)(P.22)第二,她提到這個研究的兩個可能限制,其一,對於觀察工作的歷史結構的限制,主要指的是對這些實驗室歷史的省略。這個研究不是一個廣泛性(comprehensive)的研究,(也就是說有一個系統性或比較完整的面貌),而比較像一個萬花筒式的研究。(P.24)

Some comments and note

1. 她和Donald MacKenzie一樣,都強調這是「當代西方社會」的發展。

2. 文獻回顧沒有很長,而且都只是點到為止,只有一兩個重要的人會比較詳細的說明,但是會十分切合自己的立足點,也就是其他人不足的地方,非常清楚。

3. Knorr-Cetina文化,有美國文化社會學的色彩。

4. 這本書一方面還是實驗室研究,另一方面觸及知識社會,這是她近期的主題,也就是說,這本書基在她的研究中處於一個轉折的位置。

沒有留言: